ktv不让自带酒水可以举报吗_KTV里“谢绝自带酒水”已成业内行规?
本报讯(记者 帅莹 高静)“我和朋友去KTV聚会,却被服务员告知,包厢里禁止自带酒水。”近日,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和朋友前往丹北镇的一家KTV唱歌,进入包厢时,服务员看到她们带了饮料、零食,便告知店内不允许自带酒水,李女士认为商家的这一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据李女士介绍,她和朋友在丹北镇聚会,一行人吃过午饭后,在网上预订了一张KTV的套餐券准备去唱歌,考虑到KTV的酒水价格较贵,李女士便先和朋友到附近的超市买了一些饮料,没想到在KTV里,服务员表示按照店里的规定,顾客不允许自带酒水。李女士当即和服务员理论,表示不论是带酒水饮料还是零食进入包厢,都是消费者的自由,但服务员仍然坚称这是店里的规定。“考虑到朋友在旁边,不想因为这件事而闹得不愉快。”无奈之下,李女士只好将事先购买的饮料和零食存放在前台,这才得以进入包厢。
据记者了解,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2月12日明确,“禁止自带酒水”“包间设置最低消费”均属于违反《合同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霸王条款ktv不让自带酒水可以举报吗,但显然这一霸王条款并未“绝迹”。
市民魏女士退休后就经常和朋友一起去KTV唱歌,“现在KTV团购价格较低,我们3~4个人订一个小包厢,花费四五十元就可以欢唱六个小时。”但魏女士表示,在去过的几家KTV里都曾遇到过服务员提醒不允许自带酒水,个别商家甚至在顾客唱歌过程中发现顾客自带饮料零食时,还会推门进入包厢提醒。“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在包里装了一些零食,唱歌过程中拿出来放在桌上,服务员在走廊透过包厢的玻璃看到了桌面上摆放的零食,竟然直接推门进来制止。”魏女士表示,KTV里商品的价格比外面高,一瓶可乐售价七八元,一包薯片要二十几元,也有部分商家虽然提醒顾客禁止自带酒水饮料、零食等,但只要顾客带的不多,商家也不会干涉。“选择如何消费是顾客的权利,但带一点吃的喝的进KTV还得‘偷偷’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魏女士说。
“禁止自带酒水”是否已成为KTV行业“不成文的规定”?记者随机拨打了两家KTV的电话,得到的回复均是店内不允许自带酒水。“薯片、瓜子、花生以及瓶装饮料等是不允许带的,但顾客点的主食类外卖可以带进包厢。”一家KTV的工作人员说。当问及为何不能自带酒水时,该工作人员直言这是店里的规定,并表示其他KTV也都有这样的要求,“我们店里配备小超市,商品也比较齐全,和店内小超市重复的东西一律都不允许带。”
正如魏女士所言,现在不少KTV商家打起了“价格战”,想用更低的价格吸引更多的顾客到店内消费,而酒水饮料、零食就成了KTV行业一个重要的利润点,店内的设施、氛围等增加了酒水的附加值,唱歌券的价格虽然低了,却通过另一种形式增加顾客的消费金额。对此,不少市民认为,商家不应拿约定俗成的“行规”作为盈利的“挡箭牌”,只有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商家经营才能长盛不衰。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相关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说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但在实际消费过程中,不少消费者碍于“面子”,或是不想影响心情,对商家提出的“霸王条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因此,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如果遇到“禁止自带酒水”的霸王条款,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章链接:https://www.yebanzhijia.cn/news-id-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