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心情不好去ktv必点歌曲_我的“全民K歌”使用心得
这个时代真是最适合发展各种兴趣爱好的时代。只要你心有所想,只要你付诸行动,都能找到学习和提高的途径和工具。 我承认我对唱歌这件事的喜爱委实难以抑制,有句话是“这个世界上,唯有咳嗽与爱,是最藏不住的事情”,唱歌于我也是一样,有时候明明知道惹人厌,还是忍不住发朋友圈分享。有位同事小姑娘说过一句话“在KTV里听到别人唱自己会唱的歌,心里就像有只猫在挠一样”——这就是真正的麦霸无疑了! 幼时完全未经引导和训练,小学时某次音乐期末考突然抽了个疯引亢高歌一曲,被音乐老师当场拍板纳入合唱团。虽然我十分痛恨合唱团里学的歌,却也因此对唱歌这件事生出了自信的萌芽。恰好港台音乐大举来袭,从“青苹果乐园”、“我想有个家”、“再回首”开始(全是1989年),踏上了“自high”的道路。 中学时代度过了此生学习唱歌的黄金阶段,那时候学得很是认真执着,每首歌都能唱到给我个伴奏就能完完整整把歌词和节奏丝毫不差地唱出来的程度(哪像现在K歌那样有字幕还有节奏提醒的),粤语歌是按着录音机前进倒退键一个字一个字鹦鹉学舌的,比学英语认真多了。然而我先天的嗓音条件并不好,音质没有磁性,音域太窄音高太低,大多数女歌手的歌高音部分都是我的死穴,真音上不去假音又非常虚,真假音差别很大,转换十分突兀。歌虽然都会唱,节奏音准都对,却难得有几首能上得了台面。现在回想学生时代上台唱的歌,难度又低唱得又差,亏得当时还自我感觉良好。 工作以后,唱歌这件事在繁忙的生活中越发弱化了,也会听歌也会唱歌,但是学习和练习的程度实在是极其敷衍的了。但仗着有些老本,每次到KTV依然能当个麦霸。 感谢强大的手机APP行业,感谢有人发明了K歌APP!从“天籁K歌”(2012年10月开始)到“唱吧”到“全民K歌”(2015年9月开始),我这个超级宅女终于可以将唱歌这件事进行到底了!
六年多的手机K歌历程,总结回顾一下,演唱技巧其实有很大进步。期间找了一位音乐院校毕业的小老师一对一上过十节课这种事我会这么傻傻的告诉你吗?现下把K歌心得写出来每次心情不好去ktv必点歌曲,希望给喜欢唱歌但始终不习惯用手机唱歌的旁友们一点启发。当然我说的这些一定一定非常片面,专业人士估计要嗤之以鼻,纯属个人感受,勿喷勿喷哈!
准备工作 环境条件 首先你得找一个房间,能关上门窗自high的那种。家里没人当然最好,如果有人也得是对“魔音灌耳”有心理准备且怡然自得或置若罔闻的人——比如我家少爷。另外最好准备一杯温热的开水(唱歌时喝冷水会刺激嗓子)。 时间选择 我一般都是晚上唱。早上起床是嗓子最紧的时候,随着一整天日常用嗓,到了晚上就比较开了,再吼两声基本上就能进入状态了。 女生请注意避开生理期,这是我的小老师说的,据说生理期唱歌伤嗓子。 设备选择 苹果(手机或IPAD)及其原装耳机效果最佳。这是我自己的体会(我是双枪用户,华为不是没试过),也是知乎上大神们的结论,主要反馈是耳返同步、音质好等等。也赶潮流买过两次K歌专用麦克风,都放弃了,声音不同步,耳返也有问题,大概麦克风是适合安卓用户的吧。 姿势要领 我唱歌时的姿势是:站立,左手拿手机,右手捏着耳机上的麦克风与嘴保持一个拳头左右的距离。喷麦时有发生,官方解决方案是包一张湿纸巾,我懒,一喷麦重唱一句,控制住自己别喷气就好。我唱歌的时候一投入就容易闭眼睛(正在努力改正中),建议不要学我,因为你眼一闭就来不及看下句歌词了,不得不重来,emmmm十分影响情感连贯性。 歌曲选择 一定要是熟悉的歌。正常来说一首歌没听过50遍以上,没唱过20遍以上(数字只是给个大致数量级建议哈),一定是唱不好的!唱得特别顺的歌,基本都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听过几百遍又唱过大几十遍的歌。这也是我更爱录老歌的原因,因为新歌都不熟呀!年龄大了以后完全没有把一首歌翻来覆去听烂唱烂的干劲了。
评分系统 全民K歌的评分系统是全网嘲的节奏。网友们认为唱得好的评分低,唱不好的评分高,而且这该死的评分系统给了许多五音不全的人莫名的自信,导致音痴们沉溺于自己的高分无法自拔,给家人带来无尽的(噪音)烦恼。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恨透了评分系统,觉得简直是不可理喻。明明没唱错,怎么分数不高呢(单句没上90分,不是prefect我都无法忍受)?!不同的歌评分标准也不同,有些歌已经非常注意了还是容易丢分(比如“遇见”、“没那么简单”),有些歌乱唱都能句句100,这是bug,没办法。而且平台上一些高分的作品,唱得那叫一个惨不忍听! 所以评分不是绝对标准,你完全可以忽略,但我认为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助于纠正音准和气息问题。(节奏方面也能纠正,但我在节奏方面绝对是处女座,不接受系统批评,所以撇开不谈) 后来我认真回听分数不高的句子,发现确实存在问题(当然有时候是确实没问题,自己要会判断)——音不稳。曾经一直以为自己肯定不会走调,手机K歌后发现,我是很容易音不稳的,因为没用上气息。在KTV里唱歌不会发现这个问题,因为混响效果太强了,你随便哼哼都能气壮山河。但手机K歌要求高一些,一个音唱出来,只要有一点偏,系统评分就降下来了。 要提高音准提升分值,两个诀窍:第一,每句的尾音可稍微拉长一点点,稳住,评分系统很傻的,哪怕你前半句都走调了,最后一个字准了也能100分(不是每首歌都这样,大部分这样);第二,学会用腹式呼吸法,说通俗点就是你拍照的时候想显得肚子小一点会有个收腹动作吧?唱歌的时候配合这个收腹动作,从肚脐下方使劲,控制一股气流直冲到脑部,声音一下就上去了,而且只要这股气没散,那个音都掉不下来。嗯,这个需要长期练习,我经常一边开车一边唱一边练。
重录功能 唱歌、跳舞、弹琴每次心情不好去ktv必点歌曲,这些事都有个共同点,就是你做第二遍一定比第一遍好,做第十遍一定比第九遍强。重复练习绝对是制胜诀窍。录歌的时候不要指望录一两遍就能搞定,一般来说刚开始唱歌的前两三遍都是废的,只能当练声开嗓用。但是嗓子一开找到感觉,后面效率就很高了,第一首发布出去后,录第二首第三首时往往只需要唱一两遍就能搞定。 想少唱几遍减少时间和体力成本,就需要用到重录功能。重录有两种:一种是唱的时候及时发现不对,手指拉住歌词返回到你要重新唱的那一句,再来一遍;第二种是都唱完在调音页面“单句编辑”中选择“重录片段”,可以对指定的几句重新录制。不推荐第二种,因为功能上似乎有缺陷,经常把第一个字给吞了,而且全部唱完再回去唱某一句,你已经找不到当时那个音质和感觉了,和前后的句子串在一起十分突兀。
调整操作 升降调 不是万不得已我一般不升不降,因为伴奏音乐会随着升降调变粗变细,听上去十分奇怪,音质方面也会有影响。 如果非要女生唱男生歌,大概是升4个调左右,男生反之。
跳过前奏 像我这么急性子的人,一般都是跳过前奏的。有些歌跳过前奏后第一个字会录不进去,那么就拉住歌词重录第一句,搞定!很多歌即便不跳过前奏,第一句打分也是诡异的低,这时候也是一样,拉住歌词重录第一句!
要不要开原唱 我的做法是:熟悉的歌不开,不那么熟的歌就开。开着原唱会比较有代入感,更能找到感觉。 调音台 录制完成后会出现“调音台”画面,一旦保存或发布,就不能再调了。音效页面—— “修音(智能)”按钮是新出没多久的效果,我基本不用。
“音效选择”见仁见智,自己切换各种混响效果,哪种顺耳就用哪种,我一般用“悠远”。 “变音”,这么诡异的功能我等70后老人家是不可能用的。
音量页面—— “人声移动”,有些歌人声会有些延后,与伴奏略有脱节(唱的时候不觉得,录完变这样,系统问题),这时候我会作点微调,朝右的箭头点那么两三下这样。 “人声音量“和“伴奏音量“就看实际情况了,自行调整吧,调到顺耳就行。“低沉和明亮”我不选,“减少噪音”也没选过,貌似没多大用。
均衡页面—— 根据曲风调整。我经常唱慢歌,所以就选慢歌。蓝调、摇滚有时候也会用到。
演唱技巧 唱功的问题,就很难用文字描述得清楚了,要不然那么多音乐学院难道喝西北风去吗?对于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唱歌无非就是节奏、音准、咬字、情感几个要素。 节奏 节奏是第一重要的,在KTV里,我宁可听走调的也不愿意听节奏跑偏的。但这个貌似是天生的。 音准和音质 我的音乐小老师说音准就是听力,有的人天生听不出走调不走调,所以自己唱歌就容易走调。这个问题经过训练是可以改善的。在基本不走调的前提下,还是有更细微的音准问题。细微的音准和音质问题,就要提到“气息”了。 前面说过腹式呼吸法,我要说的是,自从打开这扇大门后,我的假音、高音,都得到了空前的拓展。从前唱歌全在喉咙,哪怕合唱团训练时老师也教过,但始终没学会(现在发现上大课对我来说效果很差,一对一才有用),唱到高音就直接把声音挪到脑壳后方,所以碰上真音和假音转换的情况,我唱出来的效果那就很。。。吓人了! 正确的唱歌位置应该在整个脑壳的中间部分(说法十分不专业哈,但这是我自己的感受),经过长期的K歌瞎练,我现在尽量在唱真音时从喉咙往鼻腔位置挪点,唱假音时从后脑勺往鼻腔位置挪点,转换起来就自然多了。还有一种状态就是既不像真音也不像假音,居中的一种很奇妙的状态,大概就是最正确的位置了,但不是很好找,我也不经常找到。
不管什么状态,当音不够高、不够稳、转音不够顺畅的时候,都记得用上腹式呼吸法,气息一到位,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况且这样唱歌也能同时练小腹不是?一举两得! 后来我又发现,唱不下去的低音其实也要用到气息,嗯,这方面还没练好,当做下一步努力目标。 咬字 南方人难免发音不准确。但是大家不是都用拼音输入法么?唱歌的时候注意下,还是可以比日常说话发音准确的。小老师说专业院校里就“咬字”问题有专门的课程,人家纠正的不是平舌翘舌前an后ang,而是如何在唱歌的时候通过特殊的咬字方法调整音质。这个太深奥了,业余水平就不研究了。 情感 这个问题就更玄乎了,但真的对演唱效果影响很大。 我发现心情不好(但不能down到底)的时候唱歌最有状态,带着一点点忧郁和感伤,很多歌就自然唱得很有味道了。心情好的时候估计只能唱high歌(然而这是我死穴),唱悲伤的情歌实在勉为其难。很多歌并不完全符合我们的情感经历,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其实事实是反过来的,大部分人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反正就那意思,你们懂)吧,想象一下,代入一下,演绎一下,OK?
结束语 暂时想到的就这么多,这已经是零零星星东一句西一句写了半个月的结果了。自己的订阅号想要发篇文章真不容易啊,比发朋友圈麻烦多了!
本章链接:https://www.yebanzhijia.cn/ez/news-id-910.html